电动搬运车作为仓储物流的核心设备,其高效、环保的特性使其成为现代物料搬运的首选工具。然而,不规范的驾驶与维护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。本文从操作准备、作业流程、安全规范到日常维护,为用户提供系统化的使用指南。
设备检查
外观检查:确认车体无裂缝、货叉无变形,轮胎磨损未超安全线(胎纹深度≥1.6毫米)。
功能测试:启动电源后,测试转向灯、喇叭及制动系统。例如,空载状态下全速行驶并紧急制动,制动距离应≤2米(载重时≤3米)。
液压系统:操作货叉升降3次,确认无漏油、异响,起升速度稳定(约0.2-0.3米/秒)。
环境评估
清理作业通道障碍物,确保地面无油污、积水或坑洼。
坡道作业时,坡度需≤5度,载重下坡需倒车行驶以降低重心。
货物装载
调整货叉间距至托盘插孔宽度+2厘米,插入深度≥2/3托盘长度。
缓慢起升货叉至离地15-20厘米,观察车身是否水平(可通过车体自带的水平仪确认)。
行驶与搬运
空载时速≤5公里/小时,载重时速≤3公里/小时,转弯半径≥车体长度1.5倍。
通过门槛或减速带时,提前减速至步行速度,禁止急加速或急刹。
货物卸载
确保卸货区域承重达标(如2吨载重车型需地面承重≥3吨/平方米)。
货叉降至最低位置后,方可撤离托盘,避免货物倾倒。
载重限制
严禁超载。例如,标称载重1.5吨的设备,若实际载重达1.8吨,可能导致液压系统过载或车体变形。
视线管理
载货高度超过1.5米时,需倒车行驶并安排专人指挥,避免盲区碰撞。
异常处理
若发现车体抖动、液压系统异响或电池电量骤降,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并撤离至安全区域。
每日维护
清洁货叉、轮胎及散热孔,避免杂物卡滞。
检查液压油位(需在观察窗上下限之间),不足时补充专用液压油。
定期保养
每周:对链条、轴承加注润滑脂,测试电池连接线是否松动。
每月:校准货叉水平度,检查制动系统灵敏性。
电池管理
电量低于20%时需立即充电,避免深度放电损害电池寿命。
长期存放时,电量保持50%-60%,每3个月补充电一次。
通过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与维护流程,用户可最大化电动搬运车的效能,同时降低设备故障与安全事故风险。建议建立设备使用台账,记录每日作业时长、维护情况及异常事件,为长期高效使用提供保障。
上一篇:电动搬运车使用说明书
下一篇:已经是最后篇了